男子散布女性好友隐私造黄谣,承担什么法律责任? |
分类:法规解读 时间:(2023-10-23 13:38) 点击:32 |
日前,一篇题为“我突然被54万人看了裸照”走红网络。当事人称,从11月12日起,有人在网上不断造谣、污蔑、诽谤她的个人形象,假冒其男朋友身份,散布其真实信息。后调查证实该男子为同学陈某宁,当事人选择报警并补充证据,警方已立案侦查,陈某宁已被刑拘。 造黄谣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? 造黄谣可能要承担民事责任,行政责任,构成犯罪的要承担刑事责任。 我国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规定散布谣言,谎报险情、疫情、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,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,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;情节较轻的,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。《刑法》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,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、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。 违反治安管理会受到行政处罚;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构成诽谤罪,追究刑事责任。 该男生造黄谣的行为至少侵害了他人名誉权,应该停止侵害,消除影响,严重的应承担刑事法律责任。 刑事拘留的期限是多久? 根据我国《刑事诉讼法》规定,刑事的期限分一般期限和延长期限两种,具体如下: 1.一般的刑事拘留期为14天,一般从进到看守所算起。在14天内机关要报检察机关批准,其中检察院核准的时间为7天,包含在14天内,如核准则逮捕,否则释放或变更。 2.延长期限的刑事拘留期为37天,其中检察院核准的时间为7天,在该期限内,侦查机关报检察院批准逮捕,如核准则逮捕,否则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。 公安机关执行拘留时,必须出示拘留证,并责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证上签名、按指印。被拘留人如果抗拒拘留,执行人员有权使用强制方法,包括使用戒具。拘留后,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,决定拘留的机关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,在24小时以内,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。 【法律依据】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四十六条,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,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、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。 前款罪,告诉的才处理,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。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,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,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,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。
该文章已同步到:
|